
景福宮(경복공)http://www.epochtimes.com/b5/7/3/28/n1660369.htm
景福宮具有600年歷史,是韓國李朝時期的五大古宮闕之一,也是李朝的正宮,是李朝太祖李成桂於1395年遷移首都時所建造的新宮殿,位於首爾北部,因此也叫「北闕」。景福宮占地面積達15萬坪(約50公頃),呈正方形,建春門、光化門、迎秋門、神武門分別為東南西北向的四個大門。宮內有勤政殿、交泰殿、慈慶殿、慶會樓、香遠亭等建築,是五大古宮中,規模最大、建築設計最美的。
16世紀末,日本侵略朝鮮(壬辰倭亂),景福宮內大多數的建築物被日軍燒毀大半,今日所看到的景福宮是經過重建工程復原後的樣貌。
因為景福宮是李朝時期的正宮,因此講述此一時代歷史的電影、電視劇都免不了以這裡作為拍攝場景,韓劇中最有名的當屬《明成皇后》一劇。明成皇后十六歲入宮,在爾虞我詐的宮廷中,掌握大權30年,韓國近代史上最傑出的女性政治強人。其後被日軍刺殺焚屍於景福宮內,結束她牽動朝鮮存亡的一生。
光化門其名取自「光照四方,教化萬方」之意,是景福宮的正門,在東西南北四門中為南向門。光化門採用花崗石打造,中央有做為通道的虹霓門,呈彩虹形狀,上方建造了二層門樓。
光化門在五大宮門中最美,日本侵佔朝鮮時期因日帝建造總督府而曾遭拆除的命運,1968年重建的光化門採水泥結構,而非木材建造,並較原址後退了十幾公尺,因此未能被指定爲國寶和受保護文物。韓國政府已於2006年進行光化門遷建工程,預計耗時3年,將光化門南移15公尺,以木材重新建造一個新的光化門,以恢復朝鮮王朝時期光化門的原樣。
"引用至http://www.epochtimes.com/b5/7/3/28/n1660369.htm "
興禮門
景福宮位於漢陽城(今首爾)北半部中心偏西的位置,北為北嶽山。
1395年,李朝太祖李成桂令鄭道傳監督修建宮殿。景福宮所在的位置,原有高麗肅宗修建的宮殿,忠肅王時加以擴建,辛禑王和恭讓王遷都漢城時曾居於此。至李朝開國,尚有延興殿等建築保存完好。但其面積狹小,李成桂下令在高麗故宮遺跡的基礎上加以擴建,並興建新的建築。1396年1月,修建工程開始,同年9月初步竣工,命名為「宮城」。周圍1813步,有四門,正南為光化門,門外東西設兩府、六曹、台院。正北為玄武門。正東為建春門。正西為迎秋門。宮城內有宮殿建築500多棟,正殿曰勤政殿。
宮名取自《詩經·大雅·既醉》:「旣醉以酒 旣飽以德 君子萬年 介爾景福」。
歷史初建及破壞
景福宮位於漢陽城(今首爾)北半部中心偏西的位置,北為北嶽山。
1395年,朝鮮太祖李成桂令鄭道傳監督修建宮殿。景福宮所在的位置,原有高麗肅宗修建的宮殿,忠肅王時加以擴建,辛禑王和恭讓王遷都漢城時曾居於此。至朝鮮國開國,尚有延興殿等建築保存完好。但其面積狹小,李成桂下令在高麗故宮遺迹的基礎上加以擴建,並興建新的建築。1396年1月,修建工程開始,同年9月初步竣工,命名為「宮城」。周圍1813步,有四門,正南為光化門,門外東西設兩府、六曹、台院。正北為玄武門。正東為建春門。正西為迎秋門。宮城內有宮殿建築500多棟,正殿曰勤政殿。此後約200年間,作為李朝的正宮使用。
宮名取自《詩經·大雅·既醉》:「旣醉以酒 旣飽以德 君子萬年 介爾景福」。
1553年(嘉靖32年)九月十四日丁巳,景福宮發生大火,康寧殿、思政殿、欽敬閣被大火焚毀,歷代珍寶、書籍、大王大妃誥命、服飾文物全被燒毀,明宗、王妃沈氏與王大妃(文定王后)尹氏移居昌德宮。1592年萬曆朝鮮戰爭爆發,4月28日忠州失守,宣祖國王於4月30日倉促出宮,以大臣尹斗壽為扈從,星夜兼程逃往西北。在出宮前夕,宣祖下令在宮中舉火,將景福宮中歷代寶玩以及文武樓、弘文館所藏書籍、春秋館所藏曆代實錄、文獻「燒盡無遺」,景福宮再度被焚毀。
萬曆朝鮮戰爭結束後,朝鮮王室返回漢城,以成宗之兄月山大君府邸為臨時行宮,改名慶雲宮。因景福宮內殿宇繁多,工程浩大,而李朝經過兩次侵略戰爭之後經濟殘破,無力修復景福宮,只好將原來作為離宮的昌德宮當作正宮使用,景福宮從此被閒置約兩百七十年。
李朝後期的復建
1865年,為提升由旁系入繼王位的高宗聲望,重振王室威嚴,高宗的父親興宣大院君下令復建景福宮[2]。復建完畢的新景福宮佔地12.6萬坪(57.75公頃),共由330棟建築組成,共有5792個房間。1868年,王宮由昌德宮轉移至此。
1895年8月20日夜間,閔妃在景福宮北部的乾清宮坤寧閣中遭到日本特務暗殺,高宗逃到俄羅斯公使館(俄館播遷[朝鮮語:아관파천]),王室從此再也沒有回到景福宮居住。1897年,正宮移到德壽宮。1907年由於純宗的即位,正宮轉移到昌德宮。
日治時期的拆改
1910年日韓合併後,日本朝鮮總督府以德壽宮為退位的太上皇高宗(德壽宮李太王)的居所,以昌德宮為純宗(昌德宮李王)的居所,景福宮成為官用地。從1911年起,日本朝鮮總督府開始拆除景福宮內的建築,最初將後宮和東宮區域的十四座建築(如王世子居所——資善堂)拆除後運往釜山重新組裝,作為日韓合併五周年博覽會的展品,之後運往日本。還有一些建築物被出售給日本的財團或私人買家。1917年昌德宮發生火災,寢宮大造殿一帶的殿宇被焚毀,景福宮內的國王寢宮康寧殿、王后寢宮交泰殿、以及附近的慶成殿、麟趾閣等建築被朝鮮總督府拆除,移往昌德宮代替原先的寢宮。此後景福宮內其餘大部分建築也被拆毀,只留下了最主要的10棟建築,即光化門、建春門、迎秋門、神武門(玄武門)、東十字閣(東南角樓)、勤政門、勤政殿、思政殿、慶會樓、香遠亭;並在勤政門前方、原弘禮門的位置建築了朝鮮總督府,由於總督府完成後從街道放面就看不到宮殿,因此這被韓國人視為歷史上的屈辱象徵。對於殘存建築物的拆除被日本的朝鮮文物愛好者柳宗悅所阻止,但是位於朝鮮總督府大樓之前的光化門也被遷移了原先的位置,在景福宮東側重建。
復原工程
韓國獨立後,開始了景福宮的重建工作;光化門1968年在總督府前面重建(原先被移到今天國立民俗博物館的地方)。朝鮮總督府在1995年開始拆除,1996年拆除完畢。光化門從2006年開始進入整修,往南移動14.5公尺到100年前原來的位置,預計在2009年完成重建。
目前宮內有韓國國立博物館,以及韓國民俗博物館。此宮也是電視劇《女人天下》及《明成皇后》的拍攝地。
勤政殿
主要建築
前朝
- 光化門,景福宮正門
- 興禮門,原名弘禮門,大院君重建時為避清高宗名諱而改名。1911年為修建朝鮮總督府大樓而被拆毀
- 東西十字閣,即景福宮的東南角樓和西南角樓。西十字閣在日據時代被拆毀,東十字閣保存至今
- 永濟橋,橫跨於興禮門與勤政門之間,名為禁川的護城河上的石橋便是永濟橋。
- 維和門
- 奇別廳
- 勤政門,國家舉行重要儀式或典禮時,正門才會被開啟。在平時,文武官需各別從兩側的日華門與月華門通行。
- 勤政殿,國寶第223號。為五間五進的建築,坐落於兩層丹陛之上,重檐歇山頂。是朝鮮君王舉行登基大典或召開宮廷宴會時的地方。接見外國使臣也均在此殿進行。殿前偌大的廣場上,有著一座座的品階石於東西兩側整理排列著。文官居東;武官居西,並依照階級高低排列。
- 隆文樓
- 隆武樓
- 資善堂,東宮殿閣之一。與丕顯閣一同位於勤政殿東側,故名東宮。朝鮮時期曾有過繼照堂、春坊(世子侍講院)、桂坊(世子翊衛司)等建築,但均被日軍焚毀。
- 丕顯閣,東宮殿閣之一。為世子與世子嬪的居所。
- 思政門
- 思政殿,位於勤政殿的後方。為朝鮮君王與臣下平日議政、商討國事的主要殿閣。
- 千秋殿,位於思政殿西側的便殿。為朝鮮世宗大王與眾學者們發明韓國文字的地方。
- 萬春殿,位於思政殿東側的便殿。與千秋殿同樣設置有暖坑,以便於冬季時使用。
- 字庫,設天、地、玄、黃、宇、宙、洪、荒、日、月、共計十間字庫。
後廷
- 嚮五門
- 康寧殿,君王的寢殿。內有十二間居室。在平時,大殿尚宮及內侍均於此殿內待令。
- 慶成殿,位於康寧殿西側的小寢殿。
- 延生殿,位於康寧殿東側的小寢殿。
- 延吉堂
- 膺祉堂
- 兩儀門
- 交泰殿,王妃的寢殿。因位於整座宮闕的中央,故又名中宮殿。而中殿一詞也常用來代稱王妃。
- 元吉軒
- 含弘閣
- 建順閣
- 峨嵋山
- 落霞潭
- 涵月池
- 風旗台
- 欽敬閣,用來放置能確立時刻、測量方位等科學儀器的殿閣。
- 含元殿,朝鮮初期開展佛教活動的場所。
- 萬歲門
- 慈慶殿,王大妃、大王大妃之居所。
- 福安堂
- 清讌樓
- 協慶堂
- 十長生煙突
- 荷池
- 齊壽閣
- 興福殿,此殿是為後宮與其內命婦而建造的殿閣,位於交泰殿北側峨嵋山後方。 但已於戰亂中遭日軍幾近全數焚毀,至今尚未復原。
- 咸和堂
- 緝敬堂
- 修政殿,為一處修建於一廣大基石高台上的大型殿閣。朝鮮時期,殿閣周圍曾設有弘文館、檢書廳、賓廳及承政院等闕內各司。
- 慶會樓,為一座二層樓的建築,四面環水,景色優美。為朝鮮君王招待外國使節時所使用之樓閣。
- 醉香橋
- 香遠亭
- 荷香亭
- 集玉齋
- 協吉堂
- 八隅亭
- 冽上真源
- 恭默齋
- 肅聞堂
- 敬思閣
- 泰元殿,坐落於景福宮的西北角。為奉行國喪與祭祀的殿閣。亦曾被當作殯殿及魂殿來使用。
- 永思齋
- 維正堂
- 乾清宮
- 長安堂
- 正化堂
- 秋水芙蓉樓
- 坤寧閣
- 玉壺樓
- 正始閣
- 四時香樓
- 福綏堂
- 綠琴堂
附屬建築
- 建春門
- 迎
- 秋門
- 玄武門
- 景武台(青瓦台)
- 七宮
"引用至
勤政殿-顧名思意~即是皇上處理政物之所在處,也就是現代的總統府啦~~


現代時尚的大樓和古代建物形成強烈對比~更顯景福宮的古代建物特色~


景福宮平面圖


仰頭望可看到二條金龍盤旋於頂端~

慶會樓

慶會樓 ~

康寧殿君王寢 因為皇上有正宮又有後宮
佳麗三千,可是日也操、眠也操的~挺辛苦的~

康寧殿旁都是皇上愛妃們的寢殿

康寧殿 內部



因為需脫鞋入內許多人覺得麻煩所以就錯過了~
